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五峰蒿坪李家湾有所省立初中,90岁高龄学生回来找到了她!

    信息发布者:五峰采众特产商城
    2018-05-13 07:48:35   转载

    在父亲过90岁生日之际,我想在今年,完成他的两个心愿。因为在日常生活中,他多次提到在五峰读的初中,并且是在那里投笔从戎的。长阳的人为什么到五峰读初中?为什么在那里投笔从戎?初一想来,确实费解,也没有过细去寻思追究,但父亲时不时地总在提它,所以,完成他的第一个心愿,就是和他一起到那里看看,了解一下他在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。那个地方就是五峰县蒿坪镇王家坪村,小地名叫李家湾,抗战时期在那里兴办的湖北省立五峰初级中学原址。


    有了这个想法,我就和同学向妍联系,因为她的父亲也在那里读过书,想约她的父亲一起到那里走走,两位老人在一起一定会有更多的话要说,有更多的问题要问,共同回忆那青春年少的时光,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。可惜,她父亲因急于想看看刚出世的两个重孙女,不能同行。


    4月29曰,参加父亲的《新韵绝式竹枝词》首发式后,看到父亲身体状况还好,就和他相约,五一到李家湾看看。


    父亲坐在车上,兴致很高,谈起了当年往事…… 

    "1941年在资丘资泉乡中心小学毕业后,为了继续求学,爷爷到处打听、寻找,哪里有中学可以送我继续学习。当时只有考取宜昌市境内湖北省立五峰初级中学(是唯一的一所初中,)才能继续学习。当年和我一起参加考试的有几百人考这个学校,我还是考取的备取生。从我家蔡庄坪出发需要两天的路程,头天经巴山、马连到鸭子口再乘船过河,到都镇湾住一宿;第二天经晓溪、灰溪、孙家榜、九里坪,再到必经之地水田子、只走几里路后,就到了学校李家湾。从42年(14岁)秋在那读初中一年级到44年(16岁)冬离开,我在那读了两年半,初中还差半年因从军就提前离开了。〃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    当时抗日战争形势比较严峻,日军已打入贵州的独山,宜昌早就沦陷。政府号召"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〃,我响应号召,毅然从军。考取兵后,学校放了几天假,要同学回家整理一下,再回学校集中,再到五峰城。当时除了学生从军外,还有社会上从军的人员,到五峰县城集中后,由县政府派人送到部队。因为我多玩了几天,回到学校后,从军的同学,学校开了欢送会,都已经走了(其中就有麻池的宗代玉)。校长刘鹏博跟我说,你只有一个人了,就留在学校继续学习吧!但是我想,既然考取了,还是去吧!去的路程又不远。就婉言谢绝了。这样,学校为我一个人戴上了红花,举行了欢送会,为我送行。当时我感到参军无尚光荣。离开学校后,我经夜壶埫、桥沟、渔洋关、长乐坪,在五峰县城就赶上了从军的同学。过了几天,从军人员就离开了五峰,经界岭、城五河、西湾,蔡庄坪(几个同学还在我家吃了一餐饭)到达资丘,县长吴雨桐举行宴会招待了我们。随后,我们在下码头乘木船顺江而下,直达津洋口,再经高家堰抵达秭归的茅坪镇,几天之后乘民康轮溯江西上,经巴东、巫山、奉节到达万县分水场,编入青年军204师612团三营机枪连,从此开始了一年半的军旅生活。



    到达渔关后,陈俊同学已等候我们多时了,因他一直在五峰工作,又是本乡本土人,情况比较熟悉,所以,特请他领着我们完成李家湾之行。上车后继续向李家湾驶去……


    到达长阳、渔洋关、蒿坪分叉点,该地名叫桥沟。


    桥沟的地名由此桥而生。基础结构是石拱桥,上面部份是在石拱挢基础上新增加的路面。此桥至少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。


    74年前的小路依稀可辨,留下着无尽的回味……


    在桥沟旁的村民家中坐一坐,和他们拉拉家常,了解一下桥沟历史的变迁。


    小路从山坳下来。


    到了陈俊的老家,她的妹妹现居住在此,热情地接待了我们。


    在陈俊妹妹的招待下,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农家饭。


    稍作休息,就上李家湾


    由于历史的变迁,当年的校址难于辨认


    父亲坐在车上,仔细辨认着当年的痕迹。


    哪知,还是跑过了头。问了一下路边84岁的老人才知道。


    下车和老人谈起了当年学校的那些人,周常昭(备取生,学校老板的孙子,和父亲同班),筲箕埫的周刚山(曾是五峰县文教局长,老人指着前面,他已去逝,就埋在公路边),周训会(现居住在长阳,李家湾人,老人一指,那就是她的老屋),老人知道情况,一一作了答复。如果走错路后继续往前走,就到了长阳的水田子。


    周围干农活的村民,知道我父亲90岁并对当地的情况有所熟悉,一下子都围上来了,争相和父亲拉家常,介绍当地的情况,并祝福父亲身体健康!要求在一起合个影。



    通过村民的介绍,父亲对当年的地貌对上了号,折回时,一一道出地名,说着在当年在此发生的一些细微之事……


    全变了,当年的校址就在此地,可惜面目全非。昔日9个丹池的老房子不见踪影,代替的是新建的三栋新农房。


    还留下断垣颓壁,残砖剩瓦。



    接近一个世纪的砖随意的铺在地上,其强度远远高于现代砖。到底是工艺的失传?还是时代的倒退?无从查知。


    还有丹池屋前的干砌石墙。


    当年的墙基石已作了新建房子的台阶。


    当年建这个房子的主人是个姓周的大户人家,能建这么大的房子也可说是富甲一方吧,据说那个时期湖南、湖北两地均知此地。抗日战争时期,国人大撤退,方园几百里,为什么不到五峰县城、渔洋关,或其它别的什么地方,而选在这个地方办学,可见当时这个房子面积之大,条件之好!是其它地方不可比的。


    父亲回忆说"远处坎上为九个丹池屋,占地三、四千个平方,我在这读书时住有三、四百人,分别来自宜昌市各县、湖南桑植、龙山的学生,屋内设有图书馆、大礼堂,教室寝室若干,还设有食堂,吃饭时都到大礼堂,八人围一圈,圈当中放一盆懒豆腐进餐,不准带私菜。规定相当严格。遇到星期六、星期天,就到附近农家里弄点好吃的,打餐牙祭。烧的柴是学生在山上搬的。因是抗日战争时期,各地老师都逃难来到此地,各科老师都是来自沦陷区的优秀老师,学识渊博,教学经验丰富,师资力量配备相当齐整,在这读书的学生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尽管生活不好,但老师认真,学生勤奋。鲁重之、高映华,均出自于本校。由于学校的人数增多,老师多住于农户家,我的英语老师柳启明、体育老师许鸿煊就没有住在学校。


    坎下平田部分为体育场,设有蓝球场、跳高、跳远、单双杠场地。为建体育场地,我们还到柴埠溪背过砂。


    坎上部份为学校本部,离学校左边100米左右,整修的一栋两层楼房为学校二分部,一层是两个教室,设甲、乙两班,我分到乙班学习,楼上是寝室。音乐老师裴如春,军训陶老师都住在楼下。



    二分部旧址。


    父亲说:使我最难忘的是躲避日寇炮火的事,在日本兵打来后,我们几次撤离,分别撤到过湾潭、水浕司茶厂、长乐坪,一旦住下来,就在那里就地上课。


    74年过去了,面对湖北省立五峰初级中学旧址,我父亲感慨颇多,江山依就,物去人非,当年和自己一起在这里学习的同学,绝大多数均已作古,睹物思人,思绪万千。更可惜的是,学校未毁于战火,未毁于土改,未毁于大跃进,未毁于文革,而毁于80年代末期,真令人扼腕叹息啊!再过多年后,有谁知道,曾经在抗日时期,这里是一所红红火火,书声朗朗的初中名校呢!


    就在准备离开时,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向我们介绍,前一个星期,有几个人也来这里代表他们父辈,瞻仰他们父辈曾经学习过的地方。


    返程途中,我们经渔洋关、宜都,又到长江边玩了一会,看着长江之水向东流去,夕阳西下,想起了明朝杨慎的那首词"滾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,……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……古今多少事,都付谈笑中。


    5月9日接向妍发来县志影印件,县志记载该学校文字为:


    省立五峰初中

    1941年9月创办。校址蒿坪李家湾周家屋场。校长刘鹏抟,武昌人,国立中央大学毕业。初招四班,翌年,增至6班,297人,为推行国民教育,曾附设简师班。该校教师学生大多来自外省、外县。条件艰苦。校长言传身教,常深入教室、寝室,发现与校规相悖者,即令科任教师补课。历时四年半,校风严明,成绩斐然。成为后来创办县立初级中学之楷模。


    其记载和我父亲记忆基本一致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